質譜技術(mass spectrometry)是分離和檢測帶電粒子質荷比的分析技術。隨著離子源及質量分析器技術的變革、質譜儀器設計的快速改進等,質譜技術已成為化學分析領域和生命科學領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越來越為廣泛和深入。目前的臨床應用在臨床生化檢驗、臨床微生物檢驗、臨床免疫性檢驗、臨床分子生物診斷,這些方面,是個高精度高智能科學的實驗室。質譜實驗室以儀器特征為中心,開展實驗室的總體規劃和布局,在技術系統上,對用水、用電、用氣、通風、溫濕度、安全性、環保等方面都要做綜合考量。 在實際場所建設的操作過程中, 服務商需要對場地和需求進行了解與梳理后進入再進入設計流程,我們一般會按照實驗工藝要求進行設計規劃。CEIDI西遞依次細分為制備區、儀器分析室和輔助功能區。>>>商務洽談,點此處,在線咨詢
質譜實驗室功能分區設計
制備區可以規劃為前處理、樣品準備、標準物質等獨立功能用室,承擔樣品的溶解、分離和制備等功能。場地條件允許的,無機類前處理操作區與有機類前處理操作區域可以考慮分隔開。
儀器分析區主要用于放置各種大型質譜儀和其他儀器設備。這個區域最佳溫度宜控制在20℃,溫度波動小于2℃/h,最佳濕度宜控制在35%~50%,空氣濕度過高推薦配備除濕器,空氣干燥地區推薦配備加濕器。
輔助功能區包括人員凈化設施(更衣室、風淋室)、物料凈化設施(物流緩沖、清洗室)、參觀走廊和外部設備間(主要用于放置質譜儀的氣瓶、真空泵、散熱器、水冷機組等為質譜儀服務的外部設備)。
質譜實驗室通用水電氣要求
水:純化水、超純水和飲用水是質譜實驗室主要使用水源。
電:質譜儀對強電需求是電壓保持恒定,盡量避免斷電,因此實驗室在設計時應考慮配備雙電源系統,并為質譜儀配備相應的穩壓器,或者配備UPS電源保證穩定供應。
氣:常用的質譜分析氣體主要包括氦氣、氫氣、氮氣、乙炔、正丙烷、甲烷和氬氣等,其中氬氣是最為常用的一種。
在設計過程中,一般需要充分考慮色譜-質譜儀的自身特性,高精密儀器易受環境潔凈度、溫/濕度、空氣流、射頻輻射及電磁場的影響。技術設計上需要考慮的內容比傳統理化、化學檢測實驗室要復雜。因篇幅原因本文只列舉空調及排風、電氣兩個關鍵技術系統進行簡述,有需求的臨床機構或第三方檢測單位也可電聯我們免費勘測場地、對接詳細方案內容。
空調及排風系統技術配置:
l 空調機組可配置采用一次回風+兩級表冷方式。新風和回風經空調機組處理后通過末端高效過濾器送入室內。根據房間排風量的變化,調節新風比,達到控制室內正壓的目的。正常做到6~8次/h全新風換氣標準。
l 考慮到揮發性氣體的操作,需配置通風櫥、萬向排風罩等通風設備。通風櫥、萬向排風罩風速標準:不低于0.5 m/s。遇到揮發性較強、氣味較大的試劑操作,可適當增加風速,以便及時將廢氣排出室內。萬向罩需要匹配足夠,可做到與質譜設備1:1,也可按照每3.0~4.0 ㎡均勻排布風速。
l ICP-MS應根據儀器要求設置獨立的排風系統,風量應不小于8.0 m/s。
電氣技術配置:
對質譜儀來說UPS是理想電源。根據室內質譜儀的配置臺數來設計供電技術方案。有多臺質譜儀的實驗室,可以選擇一臺 UPS 集中供電或多臺 UPS 分散供電的模式;有大型質譜儀的CEIDI西遞更建議采用每臺質譜儀單獨配置UPS 的分散供電模式。同時質譜儀建議采用獨立接地方式,每臺質譜儀設置獨立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0.5Ω。總電源功率為所有質譜儀、液相、氮氣發生器、工作站等用電功率總和。
作為高端定量檢測分析技術,質譜分析技術與傳統的檢測方法相比,在建設體量增加的同時,需要嚴格按照實驗室安全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在建設中應充分考量色譜-質譜檢測系統對于通風、溫濕度、供電系統的要求及其與周邊實驗室的兼容性,同時考慮遠離震動源、遠離高磁場(如核磁共振儀和扇形磁場質譜儀),避免日光直射、射頻輻射等相關技術指標,在場地環境限制的條件下,建設單位也可以通過選擇裝修材料規避相關實驗風險,保證檢測結果精確度。
相關閱讀: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建設: 醫學PCR實驗室裝修設計 CEIDI西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