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家研發出一種用于劑量學研究的3D模型,可在某些階段完全取代實驗室大鼠和小鼠,有望在癌癥放射治療領域臨床前研究中放棄使用實驗動物。
目前我國生物經濟產業高速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面臨發展體制機制有待健全、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等問題。要實現規劃目標,需要不斷優化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科技創新供給質量、拓展市場需求空間。
實時熒光PCR技術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核酸檢測技術。然而,由于主流熒光PCR儀器檢測通道數目的限制,單個反應所能檢測的靶基因數目很難超過6個,限制了該技術在檢測涉及多靶點的復雜疾病上的應用。
新冠病毒這個世紀大難題還沒解決,“猴痘”病毒又來勢洶洶,近期在全球各大新聞里霸榜。在對“猴痘”這個新病毒做了一番了解后,小編也仔細研究了自己手臂上的疫苗疤痕,十分傷感的確認自己幼時并沒有種過相關疫...
在7月29日—30日召開的EmTech China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生物醫藥成為熱點話題。 我國生物醫藥研究與應用現狀,呈現哪些新特點,取得哪些新突破?下一步,將從哪些方面發力,促進創新成果轉化與應用?來自科研院校、企業的專家學者就生物醫藥技術與應用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進行深入研討,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點和方向。
生物醫藥產業是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最具成長潛力的未來產業。當前,受全國疫情、集中采購政策、資本寒冬等因素影響,生物醫藥產業正遭受多重壓力。
上海是中國現代生物醫藥行業的發源地,這里誕生了我國第一支青霉素,為國家健康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從1992年布局生物醫藥產業算起,歷時近30年發展,位于上海的張江科學城已成為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研發機構集中、創新實力強、新藥創制成果突出的產業高地。上海生物醫藥正在創造全國乃至全球多個“第一”的紀錄。
集中隔離點設計導則 一、總則 1.1為完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體系,優化防控措施,建立以收治、隔離為中心的風險人員排查管控聯動機制,加強集中隔離點建設,制定本設計導則。
8月6日,“中俄生物醫藥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暨第十三屆中俄國際藥理學大會”在哈爾濱市召開。國內外名師名家云集于線上線下,共同探討生物醫藥科技領域前沿話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學術分享與思維碰撞帶來的獨特魅力,為兩國醫學合作提供寶貴契機,力推生物醫藥創新發展。
切實增強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教育部部署開展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專項行動
2022年4月19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實驗動物質量評價關鍵技術研究”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通過線上會議方式順利召開。
2022年7月6日,實驗動物機構職業健康安全概念與管理要點會議在線上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北京實驗動物學學會實驗動物從業人員職業健康專業委員會組織舉辦,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王文教授、副主任委員軍事醫學科學研究院史想教授、北京實驗動物學學會胡建武秘書長主持此次會議。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修訂后的《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和《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建設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瞄準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
國辦發〔2022〕14號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
上海人民的春天,大抵是在核酸中度過的。從三月中旬開始,“捅鼻子”和“插喉嚨”已然是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常態。從最開始核酸檢測到報告公示超24小時,到目前可以幾小時內查詢到結果,與檢測體系的不斷升級和檢驗人...
A-完成常規工作所需儀器設備。? B-按照基本功能必須裝備的基本儀器設備。? C-根據地域特點、工作需求應裝備的基本儀器設備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標準建標127-2009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筑面積指標應按省級70㎡/人、地級65㎡/人、縣級60㎡/人確定(人指編制管理部門確定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制人員),原則上不超過表1規定。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應設置完善的綜合布線、計算機網絡系統,并設置樓宇自控系統。安全防范應按有關規定設置。